封侯

高月

歷史軍事

雨還在下。
陳慶伸手接了壹點雨水,洗去糊住雙眼的腦漿和膿血,用盡全身力氣將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百九十六章 奇遇

封侯 by 高月

2023-8-20 22:40

  “回稟都監軍,是二十天前的消息。”
  “二十天前!”
  完顏昌冷笑壹聲,“我告訴妳們壹個五天前蕪湖的消息,五天前押送楊幺的船隊從蕪湖進入溧水。”
  “啊!”
  董先和孔彥舟都大吃壹驚,“楊幺已經被滅了嗎?這麽快?”
  完顏昌搖搖頭,“能殺死完顏婁氏,又把完顏兀術殺得屁滾尿流的西軍悍將,妳們以為會和其他東部的宋軍壹樣?
  為了把他調出西北,我們不惜在揚州制造戰機,引誘宋軍上當,連我們金國皇帝都時刻關註的宋將,妳們居然不放在心上,不派探子去洞庭湖時刻了解情況?董尚書,妳是不是覺得齊軍死在他手上的人還不夠多?”
  完顏昌的質問十分嚴厲,董先滿臉羞愧道:“卑職知錯!”
  完顏昌又稍微緩和壹下語氣道:“王彥陣亡,陳慶壹定會親自率軍北上了,妳立刻收縮戰線,穩固防禦!”
  董先連忙解釋道:“卑職壹共部署了三條線,壹是在峽州方向有八千人,主將為統制荊超,準備攻打夷陵,第二條線是荊門軍長林縣部署了三萬人,由都統制蔣彥先統領,第三條是暗線,卑職派水軍李秀率五千軍隊和三百艘戰船沿漢水趕赴漢陽,襲擊湖廣宣撫使司老巢,那邊有大量的錢糧軍資,兵力空虛,這個機會卑職要抓住。”
  完顏昌頓時有了興趣,問道:“漢陽那邊有多少錢糧物資?”
  孔彥舟道:“回稟都監軍,卑職知道光錢就有三十萬貫,糧食也不低於三十萬石,還有大量的兵甲、弓弩、火油等等物資,僅僅倉庫就有兩百座,而守軍卻只有兩千人。”
  完顏昌眉頭壹皺,“李綱怎麽會犯這個錯誤,只派兩千人守衛漢陽?”
  “回稟都監軍,李綱原本是命令卑職分三千軍隊去護衛漢陽的,那是壹座倉城,不在縣城內,修建在長江和漢水交匯處,城墻很高,五千人就足以守衛了。”
  “也罷,立刻命令夷陵和長林的軍隊撤到郢州長壽縣,接應李秀的船隊。”
  董先點點頭,“卑職立刻下令!”
  完顏昌就是齊國的太上皇,他的命令,董先不敢不從。
  ……
  長林縣是壹座大縣,城墻高大寬闊,李綱率軍趕來救援王彥,快到襄陽府時遇到了突圍出來的部分殘軍,得知王彥陣亡的消息,這時偽齊都統制蔣彥先率五萬軍隊追殺而來,李綱初戰不利,只能撤軍到長林縣,被蔣彥先的軍隊壓制住了。
  李綱壹方面派人趕赴巴陵縣向陳慶求援,另壹方面在城內訓練民團士兵,準備和偽齊軍決壹死戰。
  這天晚上,李綱洗完腳準備休息了,當值大將韓兆跑來稟報,“啟稟宣撫使,去給陳都統送信的信使回來了,卑職已經把人接進城!”
  李綱大喜,“送信人在哪裏?速帶他來見我。”
  李綱穿上鞋來到前堂,壹名送信士兵上前單膝跪下行禮道:“啟稟宣撫使,卑職已見到陳都統,陳都統給宣撫使回了壹封信!”
  送信取出陳慶回信呈給李綱,李綱連忙接過細看。
  陳慶信中提到他已派軍隊去了漢陽,這讓李綱松了口氣,他給陳慶寫信之前,已經派了壹支軍隊趕去漢陽,不料幾天後軍隊又敗退回來,李綱這才意識到漢陽被偽齊軍盯上,著實讓他擔憂不已。
  沒想到陳慶主動派兵去救援漢陽了,李綱暗暗誇贊,這個陳慶果然名不虛傳,壹個月平定楊幺,而且思路縝密,滴水不漏,居然想到了保衛漢陽,著實殊為不易。
  “還有什麽消息?”李綱又問道。
  “卑職是和陳都統軍隊壹起過長江的,他大概統帥了壹萬騎兵,向夷陵方向去了!”
  李綱頓時醒悟,陳慶是要先進攻夷陵那邊的偽齊軍,解夷陵之圍,夷陵縣只有三千宋軍,其實形勢更危急,如果夷陵失陷,巴蜀最重要的壹扇大門就打開了。
  陳慶是西軍大將,他自然更關註川陜的安危。
  李綱壹顆心也放下了,只要陳慶出兵,這次荊襄之戰,自己未必會輸。
  渡過長江兩天後,下午時分,陳慶率領壹萬騎兵抵達夷陵縣以南約五十裏的寶輪寺附近。
  寶輪寺是壹座大寺院,沒有受到過戰火的摧殘,至今保持著香火不斷,寺院內有僧人數百,聽聞宋軍騎兵到來,寺院捐出了所有的草料,這是寺院剛剛曬幹的草料,準備冬天贈送給香客施主。
  這些草料對宋軍騎兵還真是雪中送炭,雖然量不是很多,但至少能支撐戰馬兩天。
  陳慶親自來寶輪寺答謝。
  “阿彌陀佛,寺院能給宋軍做點事,我們也很高興。”
  住持永林禪師親自迎了出來。
  “草料來得很及時,本來我們準備去尋找牧場草地,現在就不需要了,士兵得以早點休息。”
  陳慶的壹萬騎兵就駐紮在寺院背後的壹片竹林內,吃了幹糧,喝了水,戰馬也解決了草料,大家便早早休息了,這就為晚上的作戰創造條件。
  “陳都統客氣了,請到禪房小坐,喝了壹杯茶。”
  就在這時,壹名小和尚跑來,附耳對住持說了幾句,永林禪師壹臉驚愕,半晌道:“真是稀奇啊!”
  “請問住持,發生了什麽事?”陳慶笑問道。
  “我師父要見陳都統,他可是閉關二十年了,今天居然破戒了。”
  陳慶見這位住持年近七旬,居然還有師父,他好奇地問道:“請問令師今年高壽幾何?”
  “他年初剛滿九十歲!”
  宋朝居然還有九十歲的老人,罕見!著實罕見!
  這時壹名身材瘦小的老僧人拄著壹根竹杖顫顫巍巍走來。
  這位便是閉關二十年的前任方丈慧通禪師,他已經年滿九十,是壹個十分瘦小幹枯的老僧人。
  他合掌向陳慶行禮,指指自己的嘴,永林禪師在壹旁解釋道:“我師父修閉口禪二十年了,他二十年前曾經說過,只有非凡人才會驚動他。”
  老僧人目光十分純凈,壹眨不眨地盯著陳慶,雖然他走路有點吃力,他卻不讓徒子徒孫們攙扶,自己拄著壹根竹杖。
  “還有這等神奇之事?”
  陳慶顯然不信,他微微笑道:“我其實也只是壹個凡人罷了吧!”
  老僧人遞給他壹張紙條,陳慶打開紙條,墨跡已經發黃,顯然是很多年前所寫,上面只有壹句話。
  “閉關二十年,凡人豈能動搖我禪心?”
  陳慶心中猛地壹跳,難道他知道自己穿越之事?他心中忽然變得異常期待,真是眾裏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,難道這個意外遇到的老僧,能給那些他苦苦尋找多年的答案。
  老僧人做了壹個請的姿態,便轉身慢慢向寺院深處走去。
  陳慶看了壹眼住持,永林禪師搖搖頭,“師父只請將軍,我們不能擅入,將軍請吧!”
  陳慶想了想,叫停了想跟隨自己壹起進去的親兵,便遠遠跟隨著老禪師向寺院深處走去。
  在無數雙眼睛的註視下,只見壹老壹少消失在蕭瑟的落葉之中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